胎记(血管瘤)是什么,你要如何认识它

0
回复
2155
查看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[复制链接]
1#
发表于 2015-12-10 17:02:0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人法正色道v 于 2015-12-10 17:04 编辑

 皮肤血管瘤中医称血瘤,起源于中胚层,是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良性肿瘤,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。少数在儿童期或成人期开始发病。随年龄而增大,到成年停止发展。多数侵犯头、颈部皮肤,但粘膜、肝脏、腿和肌肉等处也可发生。在婴儿期增长迅速,以后逐渐停止生长,有时会自行消退。该肿瘤在生长过程中,可引起一些合并症,如遇外伤或感染时可引起出血或溃疡、动静脉瘘和血小板减少等。
  病因
  属先天疾患,为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增生,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畸形所致。
  2临床表现
  临床上分为鲜红斑痣,单纯性血管瘤,海绵状和混合型血管瘤四型。
  鲜红斑痣
  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,多发性,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。以枕部,面部前额一侧多见,多为单侧,偶发双侧,一般不超过正中线。婴儿期生长快,以后发展缓慢,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扩大,有些可以自行消退,较大或广泛者可持续终生。皮损大小不一,为淡红色或紫红色斑,压之褪色,成年时表面有小结节状增生。
  鲜红斑痣的起因
  长鲜红斑痣的原因是由于病变部位支配血管的神经缺乏,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,起初表现为红色或者粉红色斑片,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可加深,变成鲜红色和紫色,并可增厚呈结节状。 鲜红斑痣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,但因其位置在头面的显著位置,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,其影响不容小觑。治疗前鲜红斑痣只能采用化妆的方法掩饰。
  单纯性血管瘤
  又称毛细血管瘤或草霜状瘤,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半球形柔软而分叶状肿瘤,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3-5周出现,生长速度快,在部分在1岁内长到最大限度,可消退,少数并发海绵状血管瘤。多在5-7年内消退。
  毛细管型血管瘤由大量错杂交织的扩张毛细血管构成,多发于颜面部皮肤,呈鲜红或紫红色,与皮肤表面相平,周界清楚,外形不规则,大小不一,从小的斑点到数厘米。以手指压迫肿瘤,表面颜色退去,解除压力后,血液立即充满,肿瘤恢复原有大小和色泽,这种类型的大面积者称为葡萄酒斑状血管瘤。另一类型为杨梅样血管瘤,突出皮肤,高低不平,似杨梅状。
  海绵状血管瘤
  常发生在皮下和粘膜下,可深达肌层,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,好发于头部和面部,损害为红色、紫红色、深紫色,呈扁平状、半球形、结节形,不规则形,指头大至鸡蛋大,边界清楚或不清楚,触之柔软似海绵样,压之缩小,去压后恢复,增大时可破溃或继发感染。
  蔓状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,是一种迂回弯曲、极不规则而有搏动性的血管瘤,多见于成年人。常发生于颞浅动脉所在的颞部或头皮下组织中。肿瘤高起呈念珠状,表面温度较高,扪诊有震颤感,听诊有吹风样杂音。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,肿瘤的搏动和杂音就会消失。肿瘤可侵蚀基底的骨质,也可突入皮肤,使其变薄,甚至坏死出血。注意蔓状血管瘤可与毛细管型或海绵型血管瘤同时并存。
  海绵状血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,血窦大小、形状不一,如海绵状。窦腔内充满静脉血,并且彼此交通。有时窦腔内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,血栓可钙化为静脉石。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颊、颈、眼睑、唇、舌或口底部,位置较深时,皮肤或粘膜颜色正常;肿瘤位置表浅时,则呈蓝色或紫色。肿瘤边界不清,扪诊柔软,可以被压缩,有时可扪及静脉石。肿块体位移动实验阳性,当头低位时,肿瘤充血膨大;抬头后,肿块缩小而恢复原状。肿瘤较大时,可引起颜面、唇、舌畸形及功能障碍。病员一般无自觉症状,但继发感染时,可引起疼痛、肿胀、溃疡、出血。海绵状血管瘤有时与毛细血管瘤并存。
  混合型
  由两种类型的血管瘤同时存在,而以一型为主。
  3诊断
  1.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大小不等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新生物;
  2.各型血管瘤的皮损特点;
  3.组织病理;
  4.鲜红斑痣:真皮内毛细血管增生与扩张;
  5.单纯血管瘤: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及血管内皮增生;
  6.海绵状血管瘤: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大小不等的血管腔,外膜细胞增生。
分享到:  微信微信
收藏
收藏0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- 小黑屋-手机版- 育儿知识大全  

长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,所有内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  www.i52088.com
客服信箱:18965770835@qq.com  闽ICP备1201353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