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男士新职业病可致不育

3
回复
665
查看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[复制链接]
1#
发表于 2013-5-8 04:25:3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“现在,从事IT业的男性不育患者明显增多,尽管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,但从平时的就诊情况可以得出初步结论。”北京中医男科学会秘书长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博士介绍说。
  3年不育竟是职业惹的祸
  云是一家公司的办公室职员,强在一家IT公司做程序编写工作,2003年云和强在朋友的撮合下经过了相识、相恋、相知,终于在2004年初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结婚时他们都已经将近30岁了,婚后他们就想要一个孩子,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却始终不见动静。
  开始他们自认为身体健康,觉得等等小宝宝就会到来,也没有去医院检查。强偶尔会觉得身体不适,但也没有介意,可能是自己经常加班休息不好,再说了人们常说男人三十健康一道坎儿,身体不如20岁的时候也就不足为怪了。等到了第三年还不见动静,他们真是有点儿着急了,于是去医院检查,被医生告知精液质量差,其直接原因是其长期从事的IT职业造成的。那么职业为什么也能影响生育呢?
  久坐憋尿、接触辐射等职业习惯降低生育能力
  孕育专家施长春主任解释,从事IT业的男性,大多数都有这样的“职业习惯”:早起上班,坐在电脑前工作8~10小时,回家后又坐在电脑或电视前数小时;工作时顾不上喝水,顾不上去洗手间;常常熬夜,每天接触电脑至少8个小时以上。这种生活方式让男性常常处于久坐、憋尿、接触辐射等状态中,使睾丸局部温度增高,易发生前列腺炎及睾丸生精障碍。在低于腹腔2℃~4℃的温度下,睾丸才能很好地产生精子,久坐会影响阴囊的散热,导致阴囊的温度升高,从而影响睾丸的生精能力。而长久待在电脑、电视等电子辐射的环境中,可影响睾丸产生精子。
  目前,虽然前列腺炎与生育的关系还没有完全阐明,但是,当发生前列腺炎时,可出现前列腺液分泌功能的改变,从而影响精液的数量及其成分,干扰精子的生存和活动。而前列腺液中酶的活性下降,会使精液黏稠度增加,精子液化时间延长,炎症的存在也可使精液的pH值降低,产生抗精子抗体,导致精子死亡。IT业的男性久坐使前列腺受到压迫,前列腺液排泄不畅,形成郁积;憋尿让尿道压力增高,易使尿液反流入前列腺;饮水少使尿液浓缩,储存尿液的时间增长,易出现感染,这些都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。
  晚婚、推迟生育使男性不育增多
  孕育专家刘强主任指出,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、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、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,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和世界水平一致,平均每10对夫妻中就有一对夫妻不能生育。如今,“先立业、后成家”的观念盛行,六成以上的男士希望等到有房、有车、事业小成以后再结婚。目前结婚、生育年龄普遍推迟,而因为年龄大、压力大等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人群也大量增加。从事IT业的男性常常是先立业后成家,生育年龄推迟到30多岁之后。据研究表明,35岁后男性的生育能力会出现自然的衰退,从而使这些男性加入到不育的大军之中。
  长期以来,人们都着重强调大龄女性容易流产,但往往忽视了父亲年龄对流产的影响。一项新的研究表明,父亲年龄越大,胎儿越容易流产。这项新研究显示,父亲年龄如果超过35岁,那么妻子流产的风险要比父亲35岁以下时增加1倍。负责该项研究的法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拉玛说:“在不考虑女性年龄差异的情形下,如果男性年龄大于35岁,流产的概率要增加30%左右。而50岁和20岁的父亲相比,这个概率就增加1倍。”研究人员认为,这可能跟遗传因素有关,随着男性年龄增加,其精子染色体损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,35岁以上男性的精子会有更多的染色体异常,而这些DNA缺陷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流产。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代的健康,男人不要过晚结婚生育。
  专家建议:从事IT业的男性为了预防不育的发生,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防护,不酗酒、少食辛辣食物、避免长时间骑车和久坐、婚姻生活要有规律、注意局部保暖、多饮水、少憋尿、尽量减少和电子产品的接触,最好在适宜的生育年龄开始播种爱情的种子。
分享到:  微信微信
收藏
收藏0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#
发表于 2013-5-8 07:01:57 | 只看该作者
这些问题真是越来越多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#
发表于 2013-5-8 09:38:17 | 只看该作者
是呀,得注意点呀.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#
发表于 2013-5-8 12:14:37 | 只看该作者
进来看看,学习了.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- 小黑屋-手机版- 育儿知识大全  

长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,所有内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  www.i52088.com
客服信箱:18965770835@qq.com  闽ICP备12013535号